大战之前,上海海港球迷又出侮辱性海报,此类恶行何以屡禁不止?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5-15 17:04:16阅读次数:0

图片

在足球赛事日益火爆的当下,球迷群体的壮大与赛事影响力的提升本应相辅相成,共同推动足球文化的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球迷的不文明行为却成为了足球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其中,上海海港球迷多次出现的侮辱性海报事件,尤为引人注目,不仅激起了对方球迷的强烈不满,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此类行为屡禁不止现象的深度思考。

图片

让我们先来回顾海港球迷的这些恶行吧。今年4月,中超第六轮河南队对阵上海海港赛前,上海红日球迷会发布了一张以“远征”为主题的海报。海报中,一辆象征海港队的汽车前后轮下各压着一个井盖,而“井盖”这一元素常常被人用于恶意调侃河南人,被广泛解读为地域歧视。此举瞬间点燃了河南球迷怒火,社交平台上“拒绝地域黑”“足球不该成为歧视工具”等话题迅速发酵,全国球迷纷纷声援,纷纷谴责上海海港球迷的这种违背体育精神的行为 。面对舆论的压力,红日球迷会虽删除海报并辩称“设计初衷为航海主题”,但显然这样的说辞是难以服众的。

图片

无独有偶,在5月15日,中超第13轮山东泰山客场交手上海海港的比赛前,上海体育知名媒体人“申蓝体育”又晒出了一张某队球迷发布的疑似针对这场比赛的争议海报,并且还公布了海报中疑似某些外地不良球迷给泰山队起的不雅名字。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针对泰山队出现类似情况,此前海港球迷在对待其他对手时就有过争议行为,这次只不过是再次上演而已。

图片

从这些事件来看,海港球迷的这类侮辱性海报行为呈现出一种持续性和反复性。尽管每次事件发生后都会引发舆论谴责,但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恶行为屡禁不止呢?

首先,从球迷自身素质来看,部分球迷缺乏对规则和他人的基本尊重。在他们的观念里,足球比赛不仅仅是竞技的较量,更成为了发泄个人情绪和地域偏见的出口。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对手球迷的感情,也破坏了足球运动积极健康的形象。地域歧视等偏见在一些球迷心中根深蒂固,通过海报这种公开形式表现出来,反映出其狭隘的思想境界和较低的道德素养。

图片

其次,涉事俱乐部和球迷组织管理的缺失也是重要因素。对于球迷会制作和发布海报的行为,相关俱乐部未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球迷组织内部可能也缺乏相应的规范和引导,没有对成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管理。比如在海港球迷会发布争议海报事件中,如果上海海港俱乐部或球迷组织能够提前审查海报内容,或许就能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再者,处罚力度不足难以形成有效威慑。当侮辱性海报事件发生后,中国足协的处罚往往难以让违规者真正“长记性”。可能只是简单的批评教育或者轻微的处罚,与这种行为造成的恶劣影响相比,处罚力度远远不够。这就使得一些球迷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即便被发现也不会有严重后果,从而肆无忌惮地继续这种“恶行”。

图片

另外,足球文化建设的不完善也为这类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在国内,健康、积极的足球文化尚未完全形成,一些球迷对于足球精神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领悟到足球所蕴含的公平、团结、尊重等内涵。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不文明行为容易蔓延,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要想彻底杜绝海港球迷这类侮辱性海报等恶行,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中超各家俱乐部和球迷组织应加强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对球迷发布的内容进行监督;中足联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同时,还要大力加强足球文化建设,通过宣传和教育,提升球迷的整体素质和对足球精神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足球赛场真正回归到公平竞技、文明观赛的正轨上来,让足球运动散发出应有的魅力。

图片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