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青赛全面开启,力争3至5年实现预选赛全覆盖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4-19 12:30:51阅读次数:0

图片

记者陈永报道随着教育部、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在4月16日发布《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组织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第四届中青赛将全面开启——此前,部分组别的地区预选赛从2月份起便已经开打。对于中青赛而言,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健全预选赛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唯有地方预选赛健全,中青赛才可实现其真正的价值,而此次发布的《方案》,也重点关注了预选赛层面,提出“力争三至五年内实现中青赛赛事体系对所辖市(区)的覆盖”。

中青赛创建于2022年,致力于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顶级赛事,体校代表队、学校代表队、俱乐部青训梯队、社会青训机构等球队均可自由参赛,不设任何参赛限制,主要由地方预选赛、大区赛和全国总决赛组成。

2024赛季,中青赛在激发地方预选赛层面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制定了《2024年第三届中青赛男子初中年龄段(U13、U15组)全国总决赛名额分配办法》。名额分配根据地方预选赛参赛球队数量(60%)、赛事层级(10%)、赛制(10%)、上一届总决赛成绩(15%)及宣传报道(5%)等指标进行分配。以参赛球队数量为例,3支及以下不计分,16支计分90分,16支以上计分100分。赛制方面,主客场赛制计分100分,分阶段赛会制80分,单一阶段赛会制60分。

图片

此次的《方案》同样着力于这个层面:地方赛事办公室应做实中青赛地方预选赛,吸取往届赛事举办经验并因地制宜指导所辖市(区)开展预选赛活动,力争三至五年内实现中青赛赛事体系对所辖市(区)的覆盖。

此外,《方案》规定,“十四五”期间获评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中国足协会员协会或所在体育行政主管单位举办的最高水平赛事也可作为预选赛,不需另行举办。关于这一点,建议不是中国足协会员协会的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和西部地区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其赛事达到更高标准比如长周期的主客场赛制,可直通中青赛。

此外,《方案》特别规定落实好观赛工作:各赛事组织方应考虑家长、球迷的观赛需求,落实好观赛组织工作。同时,通过媒体转播和宣传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中青赛氛围。

图片

第四届中青赛将全面开赛,有关中青赛的总结和优化也有必要进行。目前来看,考虑到年轻化等方向,建议中青赛男子U19组和中足联U21联赛合并,打造主客场、周末周赛制的精英赛事,建议名称为U20国家精英联赛(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男子U20组),允许8名U21球员报名,对应中超大名单中的B名单,同时允许2名U23球员报名。U20联赛允许非职业俱乐部梯队参赛,能否对接中冠可根据情况设定。

改制的背景非常简单,就是中青赛U19组和U21联赛参赛球队主要都是职业俱乐部梯队,设置两支队伍存在人力和资金的巨大浪费,很多俱乐部更是让同一部分球员分别参加中青赛男子U19组和U21联赛。

因为资金不足且分散,两项赛事都很难施行主客场制,而长期的赛会制比赛,不利于球员的健康成长。

图片

合并后的U20联赛建议赛制为超级和甲级升降级联赛。超级组12支球队,全年主客场赛事,主场需配置不低于5000人的看台。甲级组为报名参赛,按照报名情况设置大区赛和全国赛,大区赛采取双循环主客场赛制(不低于6轮),全国赛为8、12或者16支球队,采取小组双循环主客场(6轮)及主客场淘汰赛/排位赛赛制(4到6轮)。超级组冠军和中冠第四名争夺中乙名额,甲级组和超级组的升降级名额为升二降二,如果出现中乙的中超B队降级,超级组的名额动态调整。

此外,为了补充赛事数量的不足,建议设立U20足协杯,由参加U20联赛的球队组队参赛,淘汰赛赛制。

两项赛制合并,可以确保资金集中使用,给参赛球队更多的补贴。此外,为了确保U20联赛、中足联U系列联赛、中青赛的质量,对职业俱乐部青训实施积分制,制定完善的方案,将中足联的分红和职业俱乐部的青训挂钩,其中U20联赛的成绩在积分中占据最高额度。

图片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