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黑人!球员“辱华”,道歉敷衍惹众怒,职业生涯葬送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7-18 23:04:06阅读次数:0

吃着中国饭,骂着中国人!

这些黑人是不是觉得在中国赚钱太容易了?

7月14日,万众瞩目的黑人“内援”米高终于来到中甲俱乐部苏州东吴,他直接成了团队的王牌,本以为他能带来更精彩的表现,不料米高硬把自己完成了“短命鬼”!

图片

仅仅48小时后一切都戛然而止,米高用一个喇叭和一句英文(bastard)辱骂,亲手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豪掷千金换来个“定时炸弹”

7月14日,对中甲球队苏州东吴来说不失为一个良辰吉日,当日,他们以自由身签下了年轻的黑人前锋米高,与其签订的合同直至2026年方才到期。

图片

这笔签约的精妙之处,远不止于一位21岁、有海外训练背景的潜力新星,米高真正的价值,藏在他那张中国香港的身份证里。

在中国职业足球的规则棋盘上,“内援”身份意味着他不占用宝贵的外援名额,一个拥有外援实力,却只占内援名额的球员,对于任何一家俱乐部来说,都是在牌桌上拿到了一张意想不到的王牌。

图片

米高就是这样一张牌,他的父亲是前港超的尼日利亚外援,他本人在香港出生长大,接受了香港志杰队的青训,后来又远赴德国联赛闯荡。

这份履历,加上那个至关重要的“内援”身份,让苏州东吴的这笔投资看起来稳赚不赔,他们签下的仿佛不只是一名球员,更是一个未来几年的战术优势和资产。

图片

可是,所有美好的商业构想,都在一天后于一场比赛的终场哨响后,被一个喇叭彻底击碎。

7月15日,东亚杯中国男足1:0战胜中国香港队,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赛后却酝酿着不寻常的风暴。

图片

比赛结束后,身穿香港队队服的米高,不知从哪儿拿来一个喇叭,径直走向了中国球迷所在的看台,他举起喇叭用清晰的英文,送出了一句极其刺耳的辱骂——“bastard”,文章中无法书写不文明用语,诸位请自行翻译。

这个词,无论翻译成“za zhong”还是“混蛋”,都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地刺向了刚刚还在为胜利欢呼的球迷。

图片

更有人回想起,就在赛前奏响国歌的庄严时刻,镜头扫过的米高,嘴唇紧闭,面无表情,当时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此刻却成了他后续行为的一个不祥注脚。

那个刺耳的词,通过扩音器传遍看台,也像一颗数字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中文互联网。

图片

必须为辱华付出代价

如果说赛场上的冲突尚可调解,那么赛场外的舆论海啸,则完全是另一回事,米高用喇叭辱骂球迷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

图片

愤怒,是所有看到视频的人最直观的感受,人们无法理解,一个刚刚签约中国内地俱乐部、即将在这里开启职业生涯的球员,为何会做出如此充满敌意和侮辱性的举动。

海量网友在呼吁:要求米高“解约!”“滚出中国!”

图片

这样的声音很快汇成一股洪流,从球迷论坛、社交媒体,直接涌向了刚刚官宣签下他的苏州东吴俱乐部。

仅仅一天前,俱乐部还在为这笔精明的引援而自得,一天后米高这个名字就从一项“资产”,变成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品牌危机。

图片

球迷的怒火已经不只针对球员本人,更开始炙烤着俱乐部,沉默等于默许,无动于衷等于站队,留给苏州东吴的时间,不多了。

米高还想狡辩

面对这场自己亲手点燃的大火,米高尝试了两次“灭火”,但效果适得其反,第一次是私下里的,7月16日,在愤怒球迷的私信追问下,他发去了一段道歉。

图片

他试图解释,说自己在德国的生活经历,导致了他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与众不同,希望大家能理解这只是一场“误会”。

这份道歉显得苍白无力,将公开的侮辱轻描淡写为文化差异导致的“误会”,不仅没有平息怒火,反而被认为是缺乏诚意、试图狡辩,进一步激怒了公众。

图片

眼看私下沟通无效,米高很快发布了第二份、也是更正式的公开道歉信,这一次他承诺将自己下一年薪水的20%到25%,捐献给儿童足球公益事业。

可是,这份附带了“罚金”的道歉,同样没能赢得谅解,在许多人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在职业生涯即将断送前的恐慌性公关,是为了保住饭碗而开出的一张支票,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忏悔。

图片

两份道歉,就像两支失效的灭火器,不仅没能扑灭大火,反而让现场的局面变得更加尴尬和混乱。

职业生涯被判“死刑”

当球员的自救行为宣告失败,俱乐部的“清算”程序便迅速启动,苏州东吴的反应果决而迅速,他们没有给事件留下任何继续发酵的空间。

图片

对于米高的恶劣行为,俱乐部这边可是有正当理由解约的,因为他已经突破了我们的红线,凡事损害国家形象的球员,球队可以无条件解约。

更让俱乐部在法律层面占据绝对主动的是,由于签约时间太短,一些最终的注册手续尚未全部完成签字,这让解约的执行过程几乎不存在任何法律障碍,“干掉”一个米高没有一点问题。

图片

从7月14日签约,到7月16日启动解约程序,米高的中甲生涯,甚至没能坚持过一个完整的周末,这个服役生涯可以用“短命”来形容,但是没有人会可怜他,这个苦果他应该吞下!

这不仅仅是一份合同的终止,有足球媒体人分析,经历了如此严重的公共事件后,米高这个名字在中国内地的足球市场,事实上已经被判了“死刑”。

图片

不会再有任何一家俱乐部,敢于冒着巨大的舆论风险去接手这块“烫手山芋”,这将是米高这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污点,这不是把自己路走窄,而是硬把自己送上了死路!

最终,他因一时的冲动所制造的巨大负债,远远超过了他作为“内援”的资产价值,等待他的,是一场迅速而彻底的职业清算。

从万众期待的“王牌”,到人人喊打的“弃子”,有时真的只需要一个喇叭一句话,和一个无法被原谅的瞬间。

参考信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