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明年的百队杯获奖迎来双轨制模式
随着第42届滴滴百队杯足球赛的圆满落幕,这项京城历史最悠久的青少年足球盛事的热潮尚未完全褪去,一项酝酿中的重磅改革已浮出水面。北京市足协专职执委兼秘书长高峻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为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足球发展,明年的百队杯或将迎来“联赛+杯赛”并行的双轨制模式。
“今年气氛特别好!”高峻在回顾本届赛事时,难掩兴奋之情。他指出,自从百队杯升级为“三大球”公开赛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参与队数、参与人数和媒体关注度均创下历史新高。“热热闹闹,圆满成功”,这八个字是他对本届赛事的总结。
然而在高峻看来,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我们最近密集地走访、座谈,听取了大量小球员、教练员和俱乐部的意见。”高峻坦言,在成功举办的背后,协会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项拥有42年历史的品牌赛事更具生命力。他强调,改革的根本目的非常明确:“一切有利于青少年发展,有利于赛事的可持续组织,最终有利于北京足球的整体进步。”
本次改革构想的核心,是高峻提出的“守正创新”理念。“‘守正’,就是保留百队杯作为暑期盛会、足球节日的传统。”高峻解释道,“对于那些只有暑期有时间,或者以体验和参与为主要目的的球队,我们将继续保留现有的公开赛(杯赛)模式,让百队杯的包容性和参与感得以传承。”而“创新”,则是此次改革的最大亮点——引入联赛制。
“我们设想,为那些有条件、有更高竞技追求的队伍,设计一个贯穿时间更长的联赛体系。”高峻说。这一举措,旨在为精英青少年球员提供一个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常态化竞赛平台,改变过去“赛会制”下比赛周期短、场次少的局限,真正让比赛成为球员成长的磨刀石。这种“联赛+杯赛”的双轨并行模式,展现了北京市足协精细化、分层化管理的战略思路:既通过杯赛扩大足球人口、夯实塔基,又通过联赛锻炼精英、构建塔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青训生态系统。
“这只是一个初步构想,绝不会是闭门造车。”高峻明确表示,改革方案的最终成形,将是一个开放和民主的过程。接下来,我们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专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他强调,“最终的目的是让百队杯这项赛事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成为每个热爱足球的北京孩子都能受益的平台。”
北京市足协副秘书长陈长红主要负责赛事体系设计工作,他介绍了未来百队杯的设计蓝图:“百队杯是北京足球的一个品牌赛事,我们希望以这个IP为轴,打造北京市的青少年赛事体系,即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搭建分级、分层的赛事。”目前北京各年龄段的高水平球队数量分布为:U17和U15年龄段各不超过20支球队,U13年龄段16支球队,他们将与U11、U9年龄段的精英球队组成参加“百队杯黄金联赛”五个年龄段的班底,每周进行联赛比赛。
其他年龄段或自由组队的孩子可以参加每月以赛会制进行的“百队杯公开赛”,不同年龄段比赛在不同月份进行,报名球队可依据情况确定参赛时间。这两项赛事具有互通机制——“黄金联赛”后两名球队降级,第二年参加“公开赛”;“公开赛”的前8名球队进行晋级赛,前两名球队可在次年参加更高水平的“黄金联赛”。
按照目前规划,从明年3月到11月,可以实现百队杯比赛“周周见,月月有”。大家习惯的8月暑期档也不会缺席,这一期间登场的不仅有“公开赛”8强的晋级赛,中考组、高考组等年龄段赛事,还有6岁、7岁孩子参加的“百队杯趣味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昆龙
编辑/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