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申花要被“鞭尸”了?
8月19日的足协杯半决赛,此前在上海体育场将申花淘汰出局的河南队,在成都的魔鬼客场再度凭借门将的神勇发挥,在点球大战中淘汰夺冠热门成都蓉城,建队31年来首度闯进足协杯决赛。在被申花、泰山、国安和海港等传统强队“霸占”多年后,今年的足协杯迎来了一匹真正的黑马。
连续两轮在客场靠着点球大战淘汰联赛排名远高于自己的对手,河南队的晋级历程与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大黑马克罗地亚队有些类似。虽说点球决胜难免有运气成分,但在常规时间和加时赛中,能够克服几次落后于申花的局面,又能顶住成都的攻势,河南队球员的韧性值得称道。加上徐嘉敏和王国明两位门将在关键时刻的神勇发挥,这支驰骋在中原大地的老牌球队,不仅刷新了队史纪录,也给那些实力不算特别强的球队,树立了好的榜样。
相比于漫长的联赛,偶然性更大的杯赛本就该成为那些“小球队”打响知名度的舞台。历史悠久的英格兰足总杯号称“冷门温床”,利物浦、曼联这样的豪强都有过在低级别球队身上“翻车”的尴尬经历。2013年足总杯决赛,当赛季从英超降级的维冈竞技1比0力克联赛亚军曼城,用一个冠军证明了自己的决心。在中国足协杯的历史上,也有过重庆力帆、青岛海牛等出人意料的冠军,对于那些在中超联赛中尚不具备冲击冠军实力,乃至是低级别联赛队伍,单场定胜负的足协杯,正是大展拳脚的机会。
近段时间,苏超成为中国足坛最为热门的赛事之一,有关苏超球队能否获得与国内各级别职业球队交锋机会的话题,也多次被提及。在目前的情况下,足协杯便是一个不错的平台。过去几年,足协将越来越多球队纳入参赛序列,给他们提供参赛机会,类似上海三菱重工这样的球队,有了挑战成都蓉城等中超劲旅的机会,在场外也能凭借独特的球衣设计“出圈”,这对俱乐部的发展和足坛大环境的营造,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能够开放苏超的队伍参与,或许能在帮助球员实现梦想的同时,也能形成更多噱头,吸引球迷到场观赛,让本就人气高企的赛事再添一把火,进一步促进草根足球在国内的发展,还有望带动消费、餐饮、文创等周边产业。
“冷门”是竞技体育赛场上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线,“逆袭”也是观众最爱看的剧情之一,从这个角度看,足协杯这样的赛事,理应向更多队伍敞开大门,让更多球员获得展示技艺、追逐梦想的机会。今年,全国球迷迎来了先后淘汰浙江队、上海申花和成都蓉城三支排名中超前六球队的黑马河南队,未来,希望这样的情况,还会越来越多次地出现,因为那便代表,中国足球开始真正走向大众。
原标题:《这回,申花要被“鞭尸”了?》
栏目编辑:沈毓烨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图片来源:足协杯官微、河南俱乐部官微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陆玮鑫
